國際農業(yè)銀行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稱,2017年中國的豬肉進口量將保持紀錄高位。
中國2016年的豬肉進口量已經增長至最高水平,而根據荷蘭合作銀行的預測,中國豬肉進口的水平明年將會繼續(xù)保持。中國的家禽和牛肉進口預計也會增長。荷蘭合作銀行預計,中國將會繼續(xù)對全球肉類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肉類市場年度展望
對肉類市場的展望包含在荷蘭合作銀行名為“供應驅動市場重點價格壓力:2017年全球動物蛋白展望”的報告中。
荷蘭合作銀行在報告中的另外一個重大預測是,2017年全球肉類價格將會下降。原因是國際出口市場高位的生產力和強勁的競爭仍將繼續(xù)。
美國市場預測
荷蘭合作銀行在一份新聞稿中稱,美國的豬肉產量預計將繼續(xù)增長,但消費者的需求正在受到考驗。強勢的美元以及與中國和墨西哥未來貿易關系的不確定性均成為了對美國生產商的不利因素。除歐盟外,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對華豬肉出口商。
價格壓力
荷蘭合作銀行的動物蛋白全球戰(zhàn)略師Justin Sherrard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我們預計,在一個由供應驅動的市場中,明年的價格會面臨壓力——這對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而對生產商和加工商而言則顯然是一種挑戰(zhàn)。”
“由于需求的增長,我們預計明年中國的豬肉進口水平將保持其2016年的紀錄高位……同時,美國的生產商在2017年則要面對國家貿易政策變化的可能性以及進一步的貨幣變動。
復雜市場的挑戰(zhàn)
根據荷蘭合作銀行的預測,世界上其他地區(qū)的生產市場變得愈加復雜,生產商要想抓住機遇必須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這些生產商要改變他們的系統來消除(諸如抗生素使用和牲畜作為溫室氣體排放源受到的關注等)威脅會面臨額外的壓力。荷蘭合作銀行指出,這種復雜性在為那些能夠較好地判斷市場并能迅速做出回應的生產商和加工商制造新的增長機遇。
他們能夠通過加強供應鏈、協調投入以及提高透明度進而提高供應鏈可追溯性的手段來做出回應。
Sherrard補充說:“生產商有義務通過改變他們的生產模式和供應鏈來減輕消費者的顧慮,尤其是消費者對動物健康和動物福利等方面的顧慮。這一挑戰(zhàn)仍將是2017年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