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牛肉價格一路上漲。12月2日,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tǒng)公布監(jiān)測數(shù)字:4月份以來,全國牛肉價格呈較為明顯的上漲走勢。與4月1日相比,12月2日,全國牛腱肉、牛腩肉價格分別上漲22.0%、24.0%。
牛肉價格“漲潮”聲中,享譽全國的平遙牛肉價格怎樣?作為當?shù)刂饕a業(yè)之一的牛肉產業(yè),有哪些舉措?12月3日、4日,本報記者在晉中市及平遙縣進行了采訪。
熟牛肉價格暫未見漲
“一品香”牛肉258克裝,每袋39.80元;牛腱肉200克裝,每袋38.10元;普通冠云平遙牛肉,200克23.5元……這是12月3日記者在晉中市一家大型超市看到的袋裝平遙牛肉價格。在晉中市多個縣市的大型超市,牛肉熟制品的價格大抵如此。
平遙縣一家散牛肉小店店主張興高說:“生肉市場最近幾乎一周一個價,但熟肉市場近兩個月了也沒有變動。”張興高說,以他的店為例,現(xiàn)在牛肉價格是每斤49元,10月初以前每斤為42元。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繼今年10月調整后,“冠云”“青云”“步升”“歡春”等品牌的牛肉價格均沒有大的變動,有的甚至降低價格搞促銷。
穩(wěn)定節(jié)日市場一周損失千萬
“國慶、中秋兩節(jié)期間,我們因生肉市場價格的波動,一周時間銷售的差額損失便達到了1000余萬元。”12月4日,平遙牛肉集團肉業(yè)公司經理陳澤剛對記者說。
今年4月起,生牛價格一路上漲,作為平遙牛肉龍頭老大的平遙牛肉集團也想過漲價,“但考慮到事關千家萬戶,所以一直沒有調整價格。”陳澤剛說,今年中秋、國慶兩節(jié)之前,集團內部再次提出調整牛肉價格,最后考慮到人們實際消費中的感受和利益,最終選擇在假日過后的10月8日調整價格。
以量補價企業(yè)自救
采訪中,陳澤剛談到,“兩節(jié)”前后的兩個月,僅平遙牛肉集團銷售便達千余噸。這期間,他們不僅將庫存全部搬出,還從東北、內蒙古等地緊急調用生牛。
為了補充市場波動帶來的不足,平遙牛肉企業(yè)還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從量上突破,以彌補單價的損失。例如,平遙牛肉集團在正常的生產之余,特地開辟了兩萬噸的現(xiàn)代化生產線,供人們參觀。“這種做法,能讓人們直觀地了解到整個牛肉企業(yè)生產的規(guī)范性和質量保證等,對于促進銷售,有著極大的推動力。”陳澤剛說。
宰殺一頭牛獲利一張皮
市場的漲價之風,無疑給企業(yè)和消費者都帶來不小的影響。晉中市民孫蕓說:“家人都很喜歡吃平遙牛肉,但看著價格,真的有些心疼。”
百姓受到的影響如此,那么企業(yè)呢?結合對相關部門和專業(yè)人士的采訪,記者以一頭牛為例,對比今年4月與如今,就企業(yè)的所得進行了大體還原。今年4月初,一頭大約1000斤的肉牛,價格在9000元左右。經屠宰,每頭成年牛能產生肉360-400斤;加工后,熟肉約重240斤。以每斤熟肉售價45元計算,一頭牛最終的肉制品價值11000元左右。4月份,一張牛皮可獲利400元。這樣,不包含生產成本,一頭??色@利約2400元。
眼下,一般1000斤左右的肉牛約12000元。按照同樣的計算,以每斤熟肉50元計算,在肉制品上,連同成本,企業(yè)可以得到12000元,即收入幾乎為零。那么,企業(yè)是不是就沒有利潤了?采訪中,記者得知,如今,企業(yè)最終能夠賺到的,就是現(xiàn)在的一張牛皮的價格,即600元左右。
按照這樣的邏輯,以平遙縣最大的牛肉企業(yè)平遙牛肉集團為例,一年50000頭牛的銷量可獲利(含生產成本)3000萬元。據此推斷,基本與該企業(yè)有關負責人的表述相吻合:“去年,平遙牛肉集團年銷售4.5億元,利潤為2000萬元。今年的情況,從目前來看,則要慘淡得多。”
就此情況,一位熟悉肉牛產業(yè)的專業(yè)人士表示:目前的平遙牛肉企業(yè),雖然注意到了產業(yè)鏈條的發(fā)展和延伸,但大多還僅限于養(yǎng)殖的部分拓展。他建議,企業(yè)一方面要從上游產業(yè)中加大肉牛養(yǎng)殖基地的更大發(fā)展;下游產業(yè)中,則力爭有自己的皮制品企業(yè)。如此,方可做大做強。
牛肉價格“漲潮”聲中,享譽全國的平遙牛肉價格怎樣?作為當?shù)刂饕a業(yè)之一的牛肉產業(yè),有哪些舉措?12月3日、4日,本報記者在晉中市及平遙縣進行了采訪。
熟牛肉價格暫未見漲
“一品香”牛肉258克裝,每袋39.80元;牛腱肉200克裝,每袋38.10元;普通冠云平遙牛肉,200克23.5元……這是12月3日記者在晉中市一家大型超市看到的袋裝平遙牛肉價格。在晉中市多個縣市的大型超市,牛肉熟制品的價格大抵如此。
平遙縣一家散牛肉小店店主張興高說:“生肉市場最近幾乎一周一個價,但熟肉市場近兩個月了也沒有變動。”張興高說,以他的店為例,現(xiàn)在牛肉價格是每斤49元,10月初以前每斤為42元。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繼今年10月調整后,“冠云”“青云”“步升”“歡春”等品牌的牛肉價格均沒有大的變動,有的甚至降低價格搞促銷。
穩(wěn)定節(jié)日市場一周損失千萬
“國慶、中秋兩節(jié)期間,我們因生肉市場價格的波動,一周時間銷售的差額損失便達到了1000余萬元。”12月4日,平遙牛肉集團肉業(yè)公司經理陳澤剛對記者說。
今年4月起,生牛價格一路上漲,作為平遙牛肉龍頭老大的平遙牛肉集團也想過漲價,“但考慮到事關千家萬戶,所以一直沒有調整價格。”陳澤剛說,今年中秋、國慶兩節(jié)之前,集團內部再次提出調整牛肉價格,最后考慮到人們實際消費中的感受和利益,最終選擇在假日過后的10月8日調整價格。
以量補價企業(yè)自救
采訪中,陳澤剛談到,“兩節(jié)”前后的兩個月,僅平遙牛肉集團銷售便達千余噸。這期間,他們不僅將庫存全部搬出,還從東北、內蒙古等地緊急調用生牛。
為了補充市場波動帶來的不足,平遙牛肉企業(yè)還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從量上突破,以彌補單價的損失。例如,平遙牛肉集團在正常的生產之余,特地開辟了兩萬噸的現(xiàn)代化生產線,供人們參觀。“這種做法,能讓人們直觀地了解到整個牛肉企業(yè)生產的規(guī)范性和質量保證等,對于促進銷售,有著極大的推動力。”陳澤剛說。
宰殺一頭牛獲利一張皮
市場的漲價之風,無疑給企業(yè)和消費者都帶來不小的影響。晉中市民孫蕓說:“家人都很喜歡吃平遙牛肉,但看著價格,真的有些心疼。”
百姓受到的影響如此,那么企業(yè)呢?結合對相關部門和專業(yè)人士的采訪,記者以一頭牛為例,對比今年4月與如今,就企業(yè)的所得進行了大體還原。今年4月初,一頭大約1000斤的肉牛,價格在9000元左右。經屠宰,每頭成年牛能產生肉360-400斤;加工后,熟肉約重240斤。以每斤熟肉售價45元計算,一頭牛最終的肉制品價值11000元左右。4月份,一張牛皮可獲利400元。這樣,不包含生產成本,一頭??色@利約2400元。
眼下,一般1000斤左右的肉牛約12000元。按照同樣的計算,以每斤熟肉50元計算,在肉制品上,連同成本,企業(yè)可以得到12000元,即收入幾乎為零。那么,企業(yè)是不是就沒有利潤了?采訪中,記者得知,如今,企業(yè)最終能夠賺到的,就是現(xiàn)在的一張牛皮的價格,即600元左右。
按照這樣的邏輯,以平遙縣最大的牛肉企業(yè)平遙牛肉集團為例,一年50000頭牛的銷量可獲利(含生產成本)3000萬元。據此推斷,基本與該企業(yè)有關負責人的表述相吻合:“去年,平遙牛肉集團年銷售4.5億元,利潤為2000萬元。今年的情況,從目前來看,則要慘淡得多。”
就此情況,一位熟悉肉牛產業(yè)的專業(yè)人士表示:目前的平遙牛肉企業(yè),雖然注意到了產業(yè)鏈條的發(fā)展和延伸,但大多還僅限于養(yǎng)殖的部分拓展。他建議,企業(yè)一方面要從上游產業(yè)中加大肉牛養(yǎng)殖基地的更大發(fā)展;下游產業(yè)中,則力爭有自己的皮制品企業(yè)。如此,方可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