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牛肉供給趨緊,巴西、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牛肉價格保持上漲態(tài)勢。與此同時,國內牛肉市場仍面臨價格走低、養(yǎng)殖者深陷虧損、產業(yè)發(fā)展承壓的嚴峻形勢。那么,國際“牛市”對國內市場有何影響?是否會引導國內牛肉價格走向“牛市”?
國際市場牛肉供應緊縮,主要出口國牛肉價格呈現(xiàn)普漲行情。截至今年10月,國際市場牛肉價格指數(shù)較1月份上升了12.4%。主要出口國家活牛和牛肉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1~10月份,澳大利亞出口到美國的牛肉平均離岸價為6.23美元/公斤、比上年增加12.6%;美國10月份去骨牛肉價格同比上漲21.1%,美國出口牛肉平均離岸價為9.41美元/公斤、同比上漲7.6%,為近年來最高。從國際市場供需來看,全球主要牛肉生產國的活牛供應量均在縮減,牛肉供給長期處于緊張狀況。巴西、墨西哥干旱,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等國正在收緊出口,美國牛肉供應量減少,美國國內牛肉產量預計將比2023年減少約3%,達到201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牛肉出口預計將同比下降8.3%。2025年全球牛肉產量預計下降。與此同時,全球牛肉需求卻在持續(xù)上升,可能會帶動全球牛肉價格的階段性上漲。
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對國內市場的傳導影響將逐步顯現(xiàn)。一是直接影響牛肉進口需求。國際市場牛肉進口價格的上漲,將導致進口成本的上升。為了保持盈利,進口商會減少進口量或延遲進口,緩解國內市場供給壓力。近期我國牛肉進口數(shù)據(jù)已經發(fā)生了新的變化,進口量額環(huán)比、同比均明顯下降。海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9月份,我國牛肉進口量21.82萬噸,環(huán)比減5.7%,同比減11%,進口額10.29億美元,環(huán)比減7.2%,同比減14.7%。二是影響進口商的心理預期。據(jù)鄭州物流港市場價格,目前巴西主要牛肉生產商MF公司報價已突破年內新高。面對國際市場牛肉價格上漲,進口商在銷售時要么提高售價,要么不得不接受較低的利潤率,不少進口商開始趨于謹慎,多呈觀望態(tài)度。三是提振消費者對國產牛肉的信心。國際市場牛肉價格上漲、國內牛肉價格下跌后,內外牛肉價差收窄,國產牛肉市場競爭力增強,消費者會更傾向于選擇更新鮮、品質更有保障的國產牛肉,餐飲企業(yè)也會減少對進口牛肉的采購,有助于提升國產牛肉的市場份額。
國際“牛市”將助推國內“牛市”的到來。我國牛肉產需常年存在缺口,需要通過適當進口更好滿足國內市場需要,但前期低價牛肉的進口,也對國內牛肉市場平穩(wěn)運行產生了較大沖擊。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牛肉產量532萬噸,同比增4.6%。與此同時,前三季度牛肉進口量210萬噸,同比增3.3%,相當于同期國內產量的近四成,而進口牛肉均價僅為每公斤4.77美元,折合人民幣不到35元,遠低于國產牛肉價格,成為導致國內牛肉市場持續(xù)低迷的主要因素。在全球牛肉供給趨緊和價格普遍上漲的大背景下,進口牛肉比價優(yōu)勢雖仍然存在,但價差將明顯收窄,進口量也將有所下降,量、價兩方面對國內市場的沖擊都將有所緩解。再加上國內對部分低效肉牛產能的調減,以及下游消費的持續(xù)回暖,預計牛肉市場將加快走出當前低谷,牛肉價格有望企穩(wěn)回升并進入新一輪“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