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休市了兩周的中山活禽市場恢復開市,走訪中山幾家活禽市場得知,前來購買活雞的散戶數量比休市前下降約80%,酒店訂單量下降約一半。
酒樓訂單大幅度減少
24日早上8點,中山市竹苑市場里面的活禽檔都已經開門營業(yè)。在現場發(fā)現,明顯清潔過后的地面和雞籠顯得非常干凈,可聞到一股消毒藥水的味道。“早上六點左右就過來開始準備了”,該市場一名姓王的檔主告訴說。
王女士介紹,23日下午她就從三鳥批發(fā)市場進購了約100只活雞,期待著第二天的開門紅生意。令她失望的是,整個早上的生意非常冷淡,“到現在才賣出3只雞”。隨后來到中山其他幾家活禽市場發(fā)現,幾乎所有檔主都表示“賣出的數量很少”,其中賣給散戶的最多僅十幾只,最少的只有幾只。
“以往這個時候最少都賣出一百多只了,今天才賣了十多只”,中山市庫充市場一名姓高的檔主感嘆。高先生介紹,不僅是散戶,酒樓的訂單也大幅減少,他上午共接到來自酒樓的5個訂單,比以往少了一半。“大家對吃雞還是沒有信心。”在他旁邊的一位檔主接著說道。
有檔口以后不敢賣雞了
“去年到現在損失了6萬元左右,真正生意好的時間才3個月。”竹苑市場的活禽檔主王女士介紹,她的店鋪租金以及人工費共7000元,休市期間仍需償付。此前沒有賣出去的40只雞只能自己殺掉或者送人。
王女士告訴說,經歷這一次禽流感之后,她決定今年8月合同到期時就不再做活禽生意。事實上,休市期間她在附近洗發(fā)店做零工,但因為年紀太大覺得“做不久”。“我們都四五十歲的人了,現在出去找工作也不容易”。
“我們建議檔主將活禽進貨量控制在30至50只。”中山市庫充市場辦公室負責人陳展說,因為市民對于吃雞仍有恐慌心理,為了減少損失,檔主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再有所調整。
從中山市農業(yè)局了解到,H7N9禽流感對中山養(yǎng)雞業(yè)造成的經濟損失數據正在統(tǒng)計之中,屆時將對種禽等規(guī)模養(yǎng)殖場進行相關補貼。
此外,還了解到,中山活禽市場休市期間,庫充市場專門新建了一條40米的地下水通道,這一通道將橫穿該市場的10個檔口的地下位置,方便檔主隨時清洗地面,將雞糞等廢棄物徹底沖進地下道,以免留存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