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可口可樂,無論你身在世界何處,如果你買了它,你都知道那會是你熟悉的味道。不管是悉尼到斯德哥爾摩,還是從羅馬到里約熱內盧,可樂的味道都是一樣的。消費者需要的正是他們能夠信任的,并且無論什么時候都能達到相同期望的產品。所以,任何時候,產品品質的不穩(wěn)定性都是企業(yè)盈利的敵人。
在肉類產品貿易中,這個道理同樣適用。肉類零售商和消費者需要的是新鮮、加工好的,并且大小規(guī)格、重量品質始終如一的肉制品。從肉類加工商的角度來說,他們希望待宰牲畜的胴體大小如一,以保證切割加工的產品能大小一樣,而且擁有統(tǒng)一的肥瘦定級和高食用品質等級。牲畜胴體大小有著內在的無法預見的個體差異,這是擺在肉類產品從業(yè)者面前的一個挑戰(zhàn)。
任何牲畜養(yǎng)殖的培育方法,都為了增強牲畜生長模式的同一性,降低其胴體品質的差異性。從潛在的角度來說,這樣做對肉類產品的貿易都是有益的。
胴體同一性
雄性仔豬的閹割是一種牲畜產生差異的潛在來源。同閹割一樣,那些會引起牲畜生長的壓力和創(chuàng)傷的過程,都或多或少的是引起胴體差異的來源。除此之外,閹割通過改善雄性生長模式,也會對胴體脂肪堆積的增長產生影響,并且減少瘦肉組織的占比。
閹割豬 | 疫苗接種豬 | 未閹割豬 | |
肉質硬度(分級1-8) | 4.0a | 4.2a | 5.0b |
水嫩程度 | 3.7x | 3.8y | 3.4z |
按等級1(低)到8(高)分級,不同上標表明顯著差異p<0.05 |
表一 豬肉食用品質消費者評價(西班牙農業(yè)研究所IRTA數據)
牲畜胴體的同一性對屠宰廠或加工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他們對從養(yǎng)殖者收購的生豬進行評級時,可能會以低價收購達不到等級的生豬。
對生豬養(yǎng)殖者來說,他們可能會認識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疫苗的出現(異普克疫苗)提供了更好的選擇并可以取代閹割手段,更為重要的是,為飼養(yǎng)出高品質肉豬提供了一種手段。
科學研究已經表明,接種疫苗的生豬與物理閹割的生豬相比,具有更好的胴體同一性。在德國進行的一項評估發(fā)現,相同年齡條件下進行屠宰,其中接種過疫苗的生豬,在理想范圍(按德國標準)內的瘦肉率達到85.4%,而進行物理閹割的生豬,只有56.1%達到此標準。
由西班牙政府所支持的農業(yè)研究所IRTA,根據牲畜胴體背膘厚度分級,對此評估進行確認,那些接種疫苗的生豬,背膘厚度波動幅度小于物理閹割生豬(平均±2.42毫米相比平均3.5毫米)。
瘦肉與健康
歐盟一些國家在這個領域的研究一致表明,疫苗接種的生豬背膘和肌肉水平在物理閹割豬和未閹割豬之間,類似于母豬水平。
西班牙的一項研究(包括有24頭閹割的豬,36頭未閹割的豬,36頭疫苗接種的豬)發(fā)現在176天豬齡時,疫苗接種的豬其背膘厚度(7.83毫米)明顯低于閹割的豬(10.54毫米),但是高于未閹割的豬(7.62毫米)。
存在于肌肉組織內的脂肪,對于豬肉的鮮嫩多汁來說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檢測結果顯示,疫苗接種的豬肉肌內脂肪值在閹割豬和未閹割豬之間。通過消費者的測試,疫苗接種的豬肉比未閹割豬肉(太多瘦肉)吃起來更加美味。
表格二 異普克接種豬與物理閹割豬瘦肉率對照
在德國和瑞士進行的試驗同樣表明了類似的趨勢,疫苗接種的豬和閹割的豬相比,背膘的瘦肉率要高得多。
如果我們看一下這些脂肪的組成,脂肪酸的分析表明,閹割的豬和疫苗接種的豬比未閹割的豬具有更多的飽和脂肪酸。這使得脂肪更穩(wěn)固,少油膩,而且易于分切和加工。
油酸,是一種有益于心臟健康的脂肪酸,在疫苗接種的豬肉中,含量比未閹割的豬肉更高。另外亞油酸(一種可以直接影響脂肪氧化的脂肪酸),在疫苗接種的豬肉中,其百分比同樣高于未閹割的豬肉。
從不同的研究機構到不同的國家,可能研究的變量不同。比如,仔豬遺傳因素、飼料營養(yǎng)、屠宰年齡和飼養(yǎng)系統(tǒng)等等。因此,精確的結果可能也不太相同。
然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在相同的條件下,研究一直表明,疫苗接種的豬肉具有很高的品質,其瘦肉和脂肪的比例總能達到理想的標準。
最大化的初步分割
那么,在屠宰方面,疫苗接種生豬與閹割豬相比又是怎樣的?一般來說,除了背脊重量更高以外,疫苗接種的豬與閹割豬在大多數的(初步分割重量)影響因素上沒有區(qū)別。
閹割豬 | 疫苗接種豬 | 未閹割豬 | ||
火腿肉 | 重量(kg) %胴體重量 | 11.98a 25 | 11.83a 24.91 | 10.79b 22.52 |
腰肉 | 重量(kg) %胴體重量 | 9.12a 19.04 | 8.7b 18.3 | 7.64c 16.07 |
腩肉 | 重量(kg) ;%胴體重量 | 4.196a 8.76 | 4.188a 8.82 | 3.599b 7.62 |
背脊 | 重量(kg) %胴體重量 | 0.591ab 1.23 | 0.63a 1.33 | 0.605ab 1.28 |
組間不同上標表示在統(tǒng)計上有顯著差異的結果 |
表三 初步分割重量對照(西班牙農業(yè)研究所IRTA數據)
pH和滴水損失的改變
西班牙、德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全球近10個國家的研究數據一致表明,疫苗接種的豬、閹割的豬和未閹割豬的肉質pH值沒有差別(西班牙和德國pH=5.5)。同樣,滴水損失這個因素經研究表明在三者之間也是沒有明顯區(qū)別的。
結論
消除公豬的膻味,采用疫苗接種方式,的確是一種獨特的、富科技含量的先進的解決方案;并且,它已經在世界上很多豬肉生產國反復試驗了很多年,對于牲畜胴體加工起到了良好效果。
為進一步規(guī)范牲畜胴體大小,生產具有良好統(tǒng)一性的肉類產品,這種牲畜飼養(yǎng)辦法已經被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養(yǎng)殖者采用,以滿足現今零售商和消費者的需求。
作者:奈杰爾·林肯 美國輝瑞
編譯:《肉類產業(yè)資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