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fā)布消息,今年上半年,河南省肉類口岸鄭州查驗場進口肉類457批、1.47萬噸,貨值3039.05萬美元,三項同比增長均超過20倍,成為全國最大的內陸肉類口岸。
取得數倍甚至數十倍增長的還有水果口岸和食用水生動物口岸:上半年河南省進口水果貨量同比增長超過7倍、貨值增長達24倍多;進口食用水生動物貨值增長1.5倍。
其他口岸如整車口岸、冰鮮水產品口岸和鮮切花口岸等,均實現大幅增長。
短短幾年,河南省口岸就越過了“第一次進口冷鮮肉”“第一次進口水果”和“第一輛進口車到鄭州”的階段,迅速成為我國進口肉類、高檔水果、生鮮水產品重要集散地和分撥中心,也成為全國功能性口岸數量最多的內陸省份。
蓬勃發(fā)展的口岸業(yè)務,猶如一扇扇對外開放之門,把內陸中原推向開放前沿。日漸完善的口岸開放體系,有力助推著河南省融入“一帶一路”、打造“空中絲綢之路”、建設河南自貿試驗區(qū)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qū)、實現“買全球、賣全球”。
鄭州航空口岸目前已開通國際地區(qū)客運航線26條、貨運航線29條,在全球前20位貨運樞紐機場中,已開通15個航點,基本形成了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qū)、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樞紐航線網絡。今年1至6月,鄭州航空口岸國際地區(qū)貨郵吞吐量13.20萬噸,同比增加18%,其中進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郵量占到總貨郵量的六成,以鄭州機場為中心進行分撥集疏,鄭州機場“一帶一路”貨運樞紐已具雛形。
中歐班列(鄭州)去年累計開行251班,目前已實現“去六回六”常態(tài)化均衡對開,綜合競爭力在中歐班列中保持領先。境內外雙樞紐和沿途多點集疏格局形成,“東聯西進”輻射范圍持續(xù)擴大,網絡遍布歐洲及中亞地區(qū)的24個國家121個城市。
在功能性口岸建設上,河南省已建成的肉類、水果、郵政等7個功能性口岸運營良好,進境糧食指定口岸、汽車整車進口口岸二期也已開工建設。
截至5月底,鄭州跨境電子商務零售累計進出口商品3053.4萬單,商品貨值累計約39.9億元,單量和貨值同比均實現了大幅增長。
海關特殊監(jiān)管區(qū)域同樣實現了快速發(fā)展。今年1至5月份,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qū)進出口值1054億元,同比增長17.46%,在全國綜合保稅區(qū)中保持前列。商丘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行,鄭州經開綜合保稅區(qū)封關運行前各項準備工作有序推進。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qū)已辦理區(qū)內企業(yè)注冊14家,手機產品已實現出口。
硬件持續(xù)完善的同時,河南省的通關環(huán)境也在不斷優(yōu)化。據省政府口岸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南省積極推行7×24小時通關模式以及“雙隨機”查驗制度。鄭州海關取消全部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河南檢驗檢疫局爭取質檢總局下放進口肉類檢疫審批終審權,使河南進口肉類檢疫許可審批時限由原來的20日縮短到5日內,并探索優(yōu)化了多項業(yè)務流程,持續(xù)提高口岸服務效能。“單一窗口”通關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截至6月18日,通過“單一窗口”跨境進出口業(yè)務申報單量突破373萬單,單日申報單量突破22萬單。“單一窗口”跨境出口系統(tǒng)加快向地市覆蓋,目前實現對接的平臺達到7個。
而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的實施,讓河南口岸的業(yè)務范圍更廣,不僅有利于提升省會鄭州的國際知名度,而且對河南省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也有積極的助推作用。